高速离心泵品牌检修规程
上海卧泉泵业始终坚持“以世界高新技术为先导,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向科技求发展,向质量求生存,向信誉求市场,向管理求效益”的发展方针。卧泉泵业诚恳邀请八方商客莅临参观指导,共创共赢!
总则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离心泵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高速离心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和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适用范围 ;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 LMV/BMP—311 型、 LMV—311 型及 LMV—322 型高速离心泵的维护检修。
2 离心泵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见表 1 )
表 1 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检修周期
小修/6
大修/24
注:根据设备的 运行 状况可适当进行项目检修。
2.2 离心泵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解体清洗,检查泵室,清理物料。
2.2.1.2 检查清洗油路、冷却水管线、油冷却器封液(气)、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 系统 。
2.2.1.3 更换油过滤器并换油。
2.2.1.4 检查油封。
2.2.1.5 检查更换防腐蚀隔板及损坏零件。
2.2.1.6 清洗并检查离心泵室、扩散器、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
2.2.1.7 检查 叶轮 、诱导轮冲蚀情况,检查 叶轮 、诱导轮有无裂纹变形,检修外供油泵。
2.2.1.8 处理机械密封泄漏。
2.2.1.9 检查高速轴窜量。
2.2.1.10 检查清洗花键轴,并更换润滑脂。
2.2.1.11 联轴器找正。
2.2.2 离心泵大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增速箱解体检查:检查高速轴窜量;检查复核高、中、低速轴轴径及轴瓦几何尺寸和齿轮齿的磨损;复核箱体上下孔定位尺寸;检查各零部件尺寸及精度;零部件及箱体清洗。
2.2.2.3 经修理或更换的叶轮、诱导轮或高速轴组件,做动平衡试验。
2.2.2.4 检查修理润滑油泵。
2.2.2.5 拆卸检查密封腔各部分零件的磨损情况,视磨损情况更换新的机械密封。
3 离心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3.1 拆卸前准备
3.1.1 检查设备的运行 技术 状况和监测记录,分析故障原因和部位,制订详尽的检修方案。
3.1.2 熟悉装配图纸和技术资料。
3.1.3 检修需要的工、量、卡具和吊具齐全。
3.1.4 检查核实备件储存情况,按要求复核备件尺寸。
3.1.5 按规定进行断电、排料、置换等工艺,处理完毕,具备检修条件,办理检修作业票。 7 J3 B/ W/ x9 G0 i
3.1.6 按照 Q/SHS 0001.3—2001 《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 HSE ) 管理 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对检修过程进行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环境因素识别和影响评价,并办理相关票证。
3.2 离心泵拆卸与检查
3.2.1 离心泵
3.2.1.1 拆卸与泵连接的油路、封液、冷却系统等管线。
3.2.1.2 拆卸泵盖螺母,起吊泵体。
3.2.1.3 起吊泵时切勿将扩散器盖板带出。
3.2.1.4 取下扩散器盖板,检查扩散器、泵体的各部位。
3.2.1.5 拆卸叶轮锁母、诱导轮及密封箱固定螺母,检查叶轮、诱导轮及传动键有无损伤和变形。
3.2.1.6 叶轮及诱导轮应无损伤和变形;叶轮径向圆跳动不大于 0.38mm 。
3.2.1.7 安装扩散器时,其上的 O 形环应涂润滑脂。
3.2.2 叶轮、诱导轮及高速轴组件动平衡允差应小于 7.2g·mm 。
3.2.3 离心泵增速箱
3.2.3.1 解体增速箱,取下低速轴、中速轴及 轴承 ,同时取下齿轮油泵及限位弹簧,进行清洗检查。
3.2.3.2 取下高速轴、高速轴上下和中速轴下部轴瓦,检查轴颈、轴瓦的磨损情况。
3.2.3.3 高速轴轴瓦间隙应符合规定见表 2 :轴瓦应无烧蚀、粘连、磨伤等缺陷;轴颈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 ,痕深度不应超过 0.01mm ,否则应修磨或更换。
表 2 高速轴轴瓦间隙
间隙 型号
正常间隙
允许最大磨损间隙
LMV/BMP—311
上端轴瓦
0.07 ~ 0.11
下端轴瓦
0.07 ~ 0.11
LMV—322
上端轴瓦
0.055 ~ 0.09
下端轴瓦
0.07 ~ 0.11
LMV—331
上端轴瓦
0.07 ~ 0.11
下端轴瓦
0.07 ~ 0.11
3.2.3.4 高低速轴轴线直线度允差值为 0.01mm 。
3.2.3.5 高速轴与叶轮的配合采用 K7/h6 ,磨损后的间隙不大于 0.03mm 。
3.2.3.6 安装轴、齿轮、球轴承时,齿轮、轴承均应热装,轴颈应预冷,其温度应控制在表 3 规定范围之内。
3.2.3.7 轴承外径与衬套采用 H7/h6 配合,磨损后衬套内径应不大于 mm ;滚动轴承径向间隙应不大于 0.06mm ,且应转动自如,无点蚀、疤坑、毛刺等缺陷。
表 3 齿轮轴承热装温度 )
泵型号
LMV/BMP—311 、 LMV—331 及 LMV—322
齿轮
192 ~ 205 (并低于回火温度)
轴颈
-18
滚动轴承
3.2.3.8 低速轴或中间轴上的深槽球轴承必须安装到位。
3.2.3.9 解体齿轮箱时,应仔细清洗内部油道及喷油嘴,但不允许扩大其孔径。
3.2.3.10 齿轮箱组装完毕后,应检查油泵装配是否正确,其方法:是用手往下按低速轴时应具有弹性,否则销钉未到位;另外,还可以在低速轴联轴节处盘动,看油泵是否工作。
3.2.3.11 高速轴轴向窜动量为 0.33 ~ 0.43mm 。
3.2.3.12 齿轮啮合表面应无明显点蚀、疤坑、过烧等缺陷,否则应更换;齿面啮合面沿齿宽方向应大于 80% ,沿齿高方向应 55% ,两齿啮合顶间隙为 0.20 ~ 0.30m ( m 为齿轮模数),两齿轮轴平行度偏差应小于 0.025mm 。
3.2.3.13 检查推力盘、推力瓦的磨损情况,推力盘端面、径向圆跳动应小于或等于 0.02mm ,推力瓦磨损严重或出现缺陷应更换。
3.2.3.14 滚动轴承、齿轮、垫环等必须安装到位、靠实。
3.2.3.15 增速箱低速轴 电机 侧轴封,安装时在轴封唇部涂上润滑脂。
3.2.4 机械密封
3.2.4.1 离心泵动、静环表面质量良好,不允许有缺损、裂纹、径向划痕等缺陷;周向划痕深度不应大于 ,表面粗糙度不低于 。
3.2.4.2 离心泵各密封件应完好无缺,橡胶密封圈在每次拆卸时更换。
3.2.4.3 离心泵弹簧性能好,无明显变形。
3.2.4.4 执行 SHS 03059—2004 《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及质量标准》。
3.2.5 8 联轴节
执行 SHS 03059—2004 《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及质量标准》,在找正时应符合表 4 规定。
表 4 离心泵联轴节找正数据
找正项目
LMV/BMP—311
LMV—322
LMV—331
联轴节端面间隙
1
1
1
联轴节端面圆跳动允差值
联轴节径向圆跳动允差值
3.2.6 花键轴
3.2.6.1 离心泵拆卸时应清洗。
3.2.6.2 检查磨损情况,修理或更换。
3.2.6.3 装配时应涂敷适量的掺有二硫化铝的 极压钾基脂。
3.3 检修质量标准
3.3.1 离心泵叶轮、诱导轮
3.3.1.1 离心泵径向圆跳动应小于或等于 0.38mm ,端面圆跳动应小于或等于 0.15mm 。
3.3.1.2 轴向窜动量为 0.33 ~ 0.42mm 。
3.3.1.3 叶轮、诱导轮及高速轴组件动平衡精度等级为 G0.4 ,校正平面的许用不平衡力矩为:
式中
e—— 许用偏心距, mm ;
G—— 转子质量, g 。 4 O# F” L1 Z3 J” f; q0 `% o: V
3.3.1.4 叶轮与高速轴的配合采用 K7/h6 ,磨损后的间隙应不大于 0.03mm 。
3.3.2 紧固螺栓
泵盖螺栓、叶轮与诱导轮连接螺栓、密封组件固定螺栓均采用力矩扳手拧紧,其力矩值见表 5 。
表 5 紧固螺栓力矩值
泵型号
零件部位
LMV/BMP—311
LMV—322
LMV—331
泵盖安装螺母
120 ~ 135
45 ~ 137
120 ~ 135
叶轮螺母有诱导轮
50 ~ 60
50 ~ 60
50 ~ 60
密封箱固定螺栓
13 ~ 15
8 ~ 11
13 ~ 15
4 ; 试车与验收
4.1 试车前准备
4.1.1 5 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第 3 条标准,并有试车方案。
4.1.2 设备零部件完整无缺,螺栓紧固,具备试车条件。
4.1.3 仪表 及联锁系统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4.1.4 齿轮箱注油:从加油口注入规定的润滑油至规定油位( LMV/BMP—311 型应从滤油器顶部丝堵处注油,以便排气)。
4.1.5 检查电源、静电连线和 管道 连接状况。
4.1.6 4 打开油冷却器水阀,启动辅助油泵。
4.1.7 全开泵入口阀,打开密封冲洗液及密封气阀(指采用串联密封形式)。
4.1.8 打开泵出口管线的排气阀,将泵腔和密封腔内气体排尽。
4.1.9 检查密封点有无泄漏,检查料液相对密度、粘度或温度是否符合规定。
4.2 试车
4.2.1 点试检查电机转向。如点试未见异常,则正式起动运行。
4.2.2 启动后立即调整出口阀,使压力、 流量 达到正常,检查电机电流是否正常。
4.2.3 调整油冷却器冷却水量,使油温保持在 60 ~ 93℃ 之间。
4.2.4 正常运转时齿轮箱内置油泵将油压保持在 0.2 ~ 0.3MPa 之间,当油压低于 0.2MPa 时,齿轮箱切勿运转
4.2.5 在试车 2h 内,检查油压、油温、泄露、振动、噪音、电流无异常,泄露量不大于 1 滴 /min ,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4.3 验收
4.3.1 检修质量符合标准,外观整洁,部件齐全。
4.3.2 扬程、流量稳定、正常,电流在额定值以内,电机温度正常,各指示仪表灵敏准确。
4.3.3 齿轮箱油压、油温稳定正常;油封及静密封点无泄漏,机械密封泄漏量不超过 1 滴 /min 。
4.3.4 运转平稳,无异音,正常振动的速度振幅不大于 2.8mm/s 。
4.3.5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验收交付生产。
5 维护与故障处理
5.1 日常维护
5.1.1 检查流量、扬程、电流、油温、油压、增速箱振动、密封泄漏情况及又无异常现象,并认真填写纪录。
5.1.2 滤油器和润滑油每半年换一次,并严格执行 SHS 01002—2004 《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5.1.3 油冷器每半年清洗一次水垢等杂质。
5.1.4 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巡检维护,消除缺陷。
5.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 6 )
表 6 常见故障与处理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无流量或流量不足,无压力或压力不足
泵未充满
料液蒸发
入口管漏气
吸入压头低
电机反转
叶轮装配不当
吸入管线不畅
叶轮背间隙过大
排尽泵内气体
充分冷却料液
处理管漏气,防止带入挥发性料液
增大吸入压头
纠正电机接线
正确安装叶轮
清理吸入管线
调整叶轮背间隙
2
压力波动大
流量过低
吸入压头低
流量控制阀失灵
两台泵并联,同时运转时抢料
旋液分离器严重腐蚀
增大流量(必要时开旁路阀)
增大吸入压力
检修控制阀
停止一台泵
修理或更换旋液分离器
3
电机过载
料液粘度、比重增大或带入固体颗粒
泵内表面严重腐蚀
扩散器喉部直径扩大
机械故障
电动机 电路故障
改善料液状况,防止带入固体颗粒
更换零件
解体检查并修理
解体检查并修理
排除电路故障
4
机械密封漏料或漏油
机械密封损坏
密封液或料液带入固体颗粒或杂质
输送低温料液时带入水分
检修机械密封
换滤网,防止固体颗粒或杂质混入
防止带入水分;或启动前在密封腔内灌注防浇灌剂(如乙醇、丙酮等)
5
油封漏油
油封损坏
更换油封
6
增速箱油沫增多
油变质
油面过高
油温过低
换油
减少油量
调整冷却水量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7
增速箱油温过高
油量过多
滤油器堵塞
油冷却器结垢或水量不足
放油
更换滤油器
除垢或调节水量
8
振动及噪音增大
齿轮、轴瓦、轴承等零件严重磨损
叶轮、诱导轮等严重磨损或腐蚀
吸入料液有气体或被汽化
解体检修或更换
修理、更换或校验动平衡
排除料液中的气体,降低料液温度
9
齿轮箱内润滑油变成乳状或浊黄色
润滑油被水或介质污染
检查并排除
10
油压过低
油位过低
换热器泄漏
油嘴、油泵损坏
油滤器太脏
加油
修理或更换
修理或更换
清理
上海卧泉泵业汇聚上千种产品,接受非标定制,超短交期,价格实惠,质量好,售后体系完备,更有库存现货,品质值得信赖,欢迎新老客户前来选购!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无密封离心泵品牌的选用 下一篇:离心泵品牌的泵体材料要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