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品牌

离心泵品牌结构-悬臂泵

上海卧泉泵业始终坚持“以世界高新技术为先导,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向科技求发展,向质量求生存,向信誉求市场,向管理求效益”的发展方针。卧泉泵业诚恳邀请八方商客莅临参观指导,共创共赢!

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的叶轮入流方向皆为轴向,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其叶轮出流方向的不同。离心泵中的液流在泵轴线垂直的径向平面内流出叶轮。

一、单级泵

只装一个叶轮的泵为单级泵。按其转子支承方式,将这种泵分为悬臂式和两端支承式两类。

(一)悬臂泵

我国设计生产的IS型泵(图1-1)即为一台单级单吸横轴离心泵。它的叶轮5由叶轮螺母2、止动垫圈3和平键固定在泵轴12的左端。泵轴的另一端用以装联轴器,以便实现动力拖动。为防止泵内液体沿泵轴穿出泵壳处的间隙泄漏,在该间隙处皆设有轴封。IS型泵采用的是填料式轴封,它由轴套7、填料环8和填料压盖10等组成。泵工作时,泵轴用两个单列向心球轴承支承着转动,从而带动叶轮在由泵体1和泵盖6组成的泵腔内旋转。因为该泵泵轴的两个支承轴承都位于泵轴的右半段,装叶轮的泵轴左半段处于自由悬伸状态,故把这种具有悬臂式结构的泵称为悬臂泵。

悬臂式结构主要用于像IS型泵这种轴向吸入的单吸式泵。该泵多采用直锥管形吸入室。但双吸泵(图1-2)和径向或切向吸入的泵(图1-3)也用悬臂式结构。此时泵多用半螺旋形或环形吸入室。图1-2所示的双吸式泵是轴向吸入的,双吸式叶轮与两侧分别采用了半螺旋形和变截面直管状吸入室。悬臂泵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悬架式悬臂泵

IS型泵(图1-1)的泵脚与泵体1铸为一体,轴承置于悬臂安装在泵体上的悬架11内。因此,整台泵的质量主要由泵体承受(支架13仅起辅助支承作用)。这种带悬架的悬臂式泵称为悬架式悬臂泵。

IS型泵的泵壳属端盖式泵壳,即它的泵壳由泵体和位于泵体一端的泵盖组成,且泵体与泵盖间沿与泵轴线垂直的剖分面剖分。由于IS泵的泵盖位于泵体后端(自泵吸入口看),泵又为悬架式悬臂泵,只要卸开连接泵体的泵盖的螺栓,叶轮即可与泵盖和悬架部件一起从泵体内拆出。再加上泵吸入口和压出口皆在泵体上,泵又采用了加长联轴器与电动机直联。

因此,检修时不用拆卸吸及管路和压出管路,也不必移动泵体和电动机,只需拆下加长联轴器的中间连接件,即可拆出泵转子部件。

由于悬架式悬臂泵有结构紧凑、检修方便等优点,不仅IS型泵的结构属于此类,IB型清水泵、IH型化工泵、Y型单级液压泵,从瑞士引进的ZE、CZ、ZA、ZF和ZU型流程泵以及从美国引进的SJA型流程泵(图1-3)等单级音吸式离心泵也都采用了悬架悬臂式结构。

2.托架式悬臂泵

图1-4所示的悬臂式是B型单级单吸式离心泵。它的泵脚与托架3铸为一体,泵体10悬臂安装在托架上,故将这种泵称为托架式悬臂泵。

B型泵的泵体相对于托架可以有不同的安装位置,以便根据管路的布置情况,用使泵体转动相应角度的方法,使泵压出口朝上、朝下、朝前或朝后。检修这种时,需要将吸入管路和压出管路与泵体分离。同悬架式悬臂泵相比,显然是不方便。再加上这种泵的全部质量主要靠托架承受,托架较笨重,故我国近年来开始生产的单级单吸式离心泵使用托架式悬臂结构的不多。但这种结构的应历史较长,泵的压出口又可以调换位置,对泵壳采用贵重材料制造的泵,用托架式悬臂结构还能大大降低成本。因此,除B型泵外,BA型清水泵和F型耐腐蚀泵等我国较早生产的泵,以及不久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AH、HH和L等型号的渣浆泵也都采用了这种种结构。

3.连体泵

图1-2给出的悬臂式泵即为连体泵。它的叶轮5直接装在电动机轴2的一端。由泵体4和泵盖3组成的泵壳二层电动机1的机壳直接相联。可以看出,这种泵的电动机轴虽然要加长,但它的压路机结构紧凑,质量轻,故WB型微型离心泵以及多种型号的潜水泵和屏蔽泵皆采用连体泵的结构形式。

泵行业通常所称的悬臂泵多指横轴泵而言。按照相同的定义方法,也可将叶轮悬臂安装的立轴泵纳入悬臂泵之列。如图1-5所示的YG型单级单吸立轴管道液压泵和图1-6所示从德国引进的RSV型单级双吸立轴船用泵就都是立轴悬臂泵的实例。它们的叶轮2都是远离泵轴6的支承部位,悬臂安装在泵轴的下端。因YG型泵的专用驱动电动机8能承受泵的轴向离,故轴本身无轴承支承,它靠能传递轴向力的夹克联轴器7与电动机轴刚性连接,使整个泵机组转子皆由电动机轴承支承。该泵泵体1上的泵吸入口和压出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使泵能像阀们似的直接安装在直管道之中。RSV型泵的泵轴6靠位于轴承体10内的两个滚动轴承支承,联轴器8为弹性联轴器。该泵通过地脚1安装在底座上,泵体3和电动机座9皆分底脚直接相联。

上海卧泉泵业汇聚上千种产品,接受非标定制,超短交期,价格实惠,质量好,售后体系完备,更有库存现货,品质值得信赖,欢迎新老客户前来选购!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主流混流泵与离心泵、轴流泵品牌性能比较 下一篇:管道离心泵品牌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