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选型

自吸泵安装及使用

一、自吸泵种类

自吸泵按作用原理分为以下几类:

1.气液混合式(包括内混式和外混式);

2.水环轮式;

3.射流式(包括液体射流和气体射流)。

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过程:由于自吸泵泵体的特殊结构,水泵停转后,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启动后由于叶轮旋转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溢出,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空气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水环轮式自吸泵是将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组合在一个壳体内,借助水环轮将气体排出,实现自吸。当泵正常工作后,可通过阀截断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的通道,并且放掉水环轮内的液体。射流式自吸泵,由离心泵和射流泵(或喷射器)组合而成,依靠喷射装置,在喷嘴处造成真空实现抽吸。

按泵的配套动力机类型分为电动机配套自吸泵和柴油机配套自吸泵。

按实现自吸功能的结构与工作特点可分为内滑式、外滑式、水环轮式和其他型式。传动方式有直联传动(包括内轴)和皮带传动。进口直径25~200毫米。

二、自吸泵选型

1、要严格手续购水泵。

选购水泵时还要审验,只有三证齐全方能避免购置淘汰产品及劣质产品。

2、要因地制宜选购自吸泵

3、要适当超标选水泵。

确定水泵类型后,要考虑其经济性能,特别要注意水泵的扬程和流量及其配套动力的选择。必须注意,水泵标牌上注明的扬程(总扬程)与使用时的出水扬程(实际扬程)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水流通过输水管和管路附近时会有一定的阻力损失。所以,实际扬程一般要比总扬程低10%~20%,出水量也相应减少。

因此,实际使用时,只能按标牌所注扬程和流量的80%~90%估算,水泵配套动力的选择,可按标牌上注明的功率选择,为了使水泵启动迅速和使用安全,动力机的功率也可略大于水泵所需功率,一般高出10%左右为宜;如果已有动力,选购水泵时,则可按动力机的功率选购与之相配套的水泵。

三、泵的安装

1、在泵与电动机直联传动时,应注意泵轴与电动机输出的同轴度;泵安装的准确与否对泵的运行平稳性和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仔细认真的安装校正。

2、泵联轴器必须用螺母坚固好,并锁紧螺母,谨防螺母松动,否则易引起叶轮窜动,造成机械故障。

3、为使泵体内能够保持一定的储存液,以达到较好的自吸能力和防止机械密封的干磨擦,必须使泵的进口高于泵轴的中心线。

4、吸入管路的安装应注意:

A、吸入口的安装高度不能超过5米,在条件许可时,吸入口安装高度应尽可能地低于水池最低的储水平面,并尽量缩短吸入管的长度,少装弯头,这样有利于缩短自吸时间,提高自吸功能。

B、吸入管路中的阀门、法兰等应严防漏气或渗漏液体,即吸入管路中不允许有漏气现象存在。

C、应防止泵体内吸入固体等杂物,为此吸入管路上应设置过滤器。过滤器的有效过水面积应为吸入管截面的2-3倍,过滤器应定期检查。

D、吸入管路和吐出管路应有自己的支架,泵体本身不允许承受管路的负荷。

5、泵在安装时,应使泵及管路的静电接地电阻达到其规定要求。

6、安装时应严格检查泵壳及管路中有无石块、铁砂等杂物。

7、校正泵联轴器及电机动联轴器的安装间隙及同轴度,其不同轴度允许偏差为0.1mm。泵轴和电动机轴的高度差可在底脚上垫铜皮或铁皮调整。

8、在机组实际运转3-4小时后,作最后检查,如无不良现象,则主为安装已妥,在试运转中应检查轴。

9、该泵轴承体凡设有冷却室装置的冷却水接头供配内孔为12的胶管或塑料管之用,其螺纹尺寸为M12x1.75。

10、在泵的出口管路上如装有单向阀而在自吸过程中不能使泵顺利地排出气体时,应在泵的出口处加接排气水管及阀。

四、泵的使用

(一)起动前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1、本系列自吸泵,根据泵的工作运转状况,分别采用优质钙基黄油和10号机油进行润滑,如果采用黄油润滑的泵应定期向轴承箱内加注黄油,采用机油润滑的泵,如果油位不足,则加足之1。

2、检查泵壳内的储液是否高于叶轮的上边缘,如若不足,可以从泵壳上的加液口处直接向泵体内注放储液,不应在储液不足的情况下启动运转,否则不能正常工作,且易损坏机械密封。

3、检查泵的转动部件是否有卡位磕碰现象。

4、检查泵体底脚及各联结处螺母有无松动现象。

5、检查泵轴与电动机主轴的同轴度和平行度。

6、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必须设法排除。

7、打开吸入管路的阀门,稍开(不要全开)出口控制阀。

(二)起动及操作

1、点动自吸泵,注意泵轴的转向是否正确。

2、注意转动时有无不正常的声响和振动。

3、注意压力表及真空表读数,起动后当压力表及真空表的读数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而指示稳定后,说明泵内已经上液,进入正常输液作业。

4、在泵进入正常输液作业前即自吸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泵内水温升高情况,如果这个过程过长,泵内水温过高,则停泵检查其原因。

5、如果泵内液体温度过高而引起自吸困难,那么可以暂时停机,利用吐出管路中的液体倒流回泵内或向泵体上加储液口处直接向泵内补充液体,使泵内液体降温,然后起动即可。

6、泵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生强烈振动和噪声,有可能是泵发生汽蚀所致,汽蚀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进口管流速过大,二是吸程过高。流速过大时可调节出口控制阀,升高压力表读数,在进口管路有堵塞时则应及时排除;吸程太高时可适当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7、泵在工作过程中因故停泵,需再起动时,出口控制阀应稍开(不要全闭),这样既有利于自吸过程中气体从吐出口排出,又能保证尖在较轻的负责下启动。

8、注意检查管路系统有无渗漏现象。

(三)停泵

1、首先必须关闭吐出管路上的闸阀。

2、使泵停止转动。

3、在寒冷季节,应浆泵体内的储液和轴承体冷却室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机件。

五、维护拆装

该泵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经久耐用。在泵正常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经常拆开保养。当发现故障后随时给予排除既可。

1、维护该泵时应注意几个主要部位:

A、滚动轴承:当长期运行后,轴承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须进行更换。

B、前密封环、后密封环:当密封环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须进行更换。

C、机械密封:机械密封在不漏液的情况下,一般不应拆开检查。若轴承体下端泄漏口处产生严重泄漏时,则应对机械密封进行拆检。装拆机械密封时,必须轻取轻放,注意配合面的清洁,保护好静环和动环的镜面,严禁敲击碰撞。因机械密封而产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是摩擦副镜面拉毛所至。其修复办法:可对摩擦副端面进行研磨使恢复镜面。机械密封产品泄漏的另一原因是O形圈安装不当、或者变开老化所至。此时则需更换O形圈进行重新装配。

2、泵拆装顺序:

A、拆下电动机或脱出联轴器。

B、拆出轴承体总成,检查叶轮和前口环的径向间隙,检查叶轮螺母有无松动。

C、拆下叶轮螺母,拉现叶轮,检查叶轮和后密封环的径向间隙。

D、松出机械密封的紧定螺钉,拉出机械密封的动环部分,检查动、静环端面的贴合情况,检查O形密封圈的密封情况。

E、旋出联轴器的紧定螺钉,拉出联轴器。

F、拆下轴承端盖,拆出泵轴和轴承。

G、安装时以相反顺序进行装配即可。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中开泵结构及安装 下一篇:高压水泵特点及参数 返回列表